试题与答案

阅读理解。 白鹭 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⑵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理解。

白鹭

  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⑵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⑶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⑷然而白鹭却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⑸那雪白的蓑毛,那全岙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分则嫌( ),黛之一分则嫌( )。

  ⑹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柜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⑺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咱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⑻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⑼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⑽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将“黑”“白”“长”“短”四个词归位于文中的括号中,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比喻、拟人运用精妙,试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白鹭的外形美,为什么要提及白鹤、朱鹭、苍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一段对白鹭的色彩和形态进行了直接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七、八段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白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话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8/428fbe9bdf7bdede54491524232a9c2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5×2=10(厘米);答:这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半径是5厘米.故答案为:B、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附加题。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床头捉刀人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③捉:握。

1、文中的句子属判断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魏武将见匈奴使 使崔季圭代                       

B、魏武将匈奴使 何时眼前突兀此屋                

C、自形陋,不足雄远国 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D、既,令间谍问 群响绝                      

3、下列各句与“魏王何如?”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宋何罪之有?               

B、胡不见我于王?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翻译下面句子。

A、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使崔季圭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