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在备选词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括号内:

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备选词:萌动 涌动 蔓延 洋溢

3、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

第②小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小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小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下面对本文中心思想的概括。

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赞颂了师生之间_______________,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5、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8/27ab751340dc4acd52674efd06dab69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题目分析:句意:昨晚我们在聚会上度过多么美好的时光啊!是的。那是一个如此让人激动的晚会我将永远不能遗忘。感叹句的句型:How adj/adv 主语 谓语!What a/an adj 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What...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IP multicasting is a set of technologies that enable efficient delivery of data to many locations on a network. Rather than making multiple copies of a message intended to be distributed to multiple recipients at the (71) of origin of a message, multicasting initially sends just one (72) and does not copy it to the individual recipients until it reaches the closest common point on the network, thereby (73) the bandwidth consumed. Network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74) because it isn’t bogged down with the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of several large data fries; each receiving computer doesn’t have to (75) the transmitting server for the file.

A.entity

B.procession

C.volume

D.message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