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有人为研究甲、乙两种药物是否有协同或拮抗作用,设立了四个组,第一组空白对照;第二组单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有人为研究甲、乙两种药物是否有协同或拮抗作用,设立了四个组,第一组空白对照;第二组单用甲药;第三组单用乙药;第四组甲、乙药合用。用小鼠作为受试对象,各组均用5只小鼠做实验,观测指标是与药物作用有密切联系的某种物质的含量。试验做完后,共测得20个试验数据,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为分析此资料,应选择_________

A.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B.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

C.单因素四水平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D.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E.双因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7/cab5e763ccdecba7f03f5cf3cb3e9ba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2分)

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有书数千卷,教训子侄,皆以明经自达。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习。每好郑玄注解,以为通博,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

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翕然,咸共宗仰。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

治书侍御史皇甫诞一时朝彦,恒弟子之礼。适至南台,遽饰所乘马,就学邀屈。文诩每牵马步进,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诩意不在仕,辞焉。  

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命。事母以孝闻。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经数年,盗者向乡人说之,始为远近所悉。邻家筑墙,心有不直,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文诩尝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文诩令禁之,遂为刃所伤,至于顿伏床枕。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之,因为其隐,谓妻子曰:“吾昨风眩,落坑所致。”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张文诩传》)

[注]①朝彦:朝廷中有才学和德行的人。②南台:官署名。③禁:施禁咒语。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文诩因毁旧堵应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醒能述文者

B.得而腊之为饵

C.属予作文记之

D.固怪之矣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文诩的父亲为人清正,家中藏书颇丰,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最终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

B.张文诩博览文籍,隋文帝招揽天下名儒硕学之士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极力延请张文诩担任太学博士。

C.张文诩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州郡频频举荐他,他都没有赴命。

D.张文诩博学多闻,不慕名利,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深受同乡爱戴。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清正闻  闻: ②恒弟子之礼 执: 

辞焉 固: ④文诩遽之  遣: 

小题4:.翻译句子。(4分)

(1)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2分)

(2)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