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有梦才有远方 罗西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有梦才有远方

罗西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寂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她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下轻轻的梦呓。

  候鸟南飞,征途迢迢。她的梦呢?在远方,在视野里,那是南方湛蓝的大海。她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因为梦又赐给她一对翅膀。

  窗前托腮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诗,还是做一只蝶的画?

  风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地抒怀?

  我喜欢做梦。梦让我看到窗外的阳光,梦让我看到天边的彩霞;梦给我不变的召唤与步伐,梦引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1952年,一个叫查克?贝瑞的美国青年,做了这么一个梦:超越贝多芬!并把这个消息告诉柴科夫斯基。

  多年以后,他成功了,成为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梦赋予他豪迈的宣言,梦也引领他走向光明的大道。梦启发了他的初心,他则用成功证明了梦的真实与壮美——因为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世界的万花筒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未来的天空下也传来迷人的歌唱。我们整装待发,用美梦打扮,从实干开始。等到我们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地擦去夏天留在我们脸上的汗水与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得见曾经对春天说过的那句话:美梦成真!

1、文中所说的“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末一句中的“秋天的果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最能够诠释文题“有梦才有远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列举查克·贝瑞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罢此文,你一定感慨良深。你的“梦”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让自己“美梦成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梦”指的是理想、愿望  “秋天的果园”指成功

2、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3、列举查克·贝瑞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一个人只要有梦,并为此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美梦成真”。强调有梦的重要性。

4、 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略”。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

  [甲]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互嘲互赞,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乙]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选自沈从文的《边城》)注:①翠翠:小说中15岁的女主人公。

1.对[甲]文中画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B.“多”字可有可无,删掉不影响内容的表达。

C.“种种不同方式”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D.和“多是情歌酬和”相照应的是“也唱其他故事”。

2.[乙]文“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一句中,“好像”是不是比喻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文中写了两个女主人公,她们的性格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塑造女主人公时所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甲]文中介绍的对歌方式,回答下面的民歌、对歌属于哪一种方式。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

(2)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水中间?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水中间。( )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