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历史上法学家法律解释、法学著作的效力,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西晋及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关于历史上法学家法律解释、法学著作的效力,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西晋及唐朝,律学家、官员对法律的解释经皇帝批准颁行以后,具有法律效力

B.古代罗马帝国时代,经皇帝授权的法学家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C.美国有许多著名的法学家同时为杰出法官,他们的法学作品具有立法的意义

D.在现代德国,法学教授的著述是法官适用民事法律时的重要参考材料

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解析:在西晋时,在《晋律》颁布的同时,张裴、杜预为之作注,经晋武帝批准颁行以后,具有与《晋律》同等法律地位。在唐代,唐高宗召集律学通才及官员对《永徽律》进行解释,称为《永徽律疏》,于永徽四年颁行。故A的说法正确。关于B,在古代罗马,在帝国时期,许多法学家被皇帝授予法律解答权,具有法律解答权的法学家的解答与著述是罗马法的渊源之一,因此B项正确。关于C,美国法的渊源包括了制定法,普通法与衡平法,法学家的法学作品并没有立法的意义,因此C项错误。关于D,在现代德国,法学教授的著述是法官适用民事法律时的重要参考材料,但并没有法律效力,故该说法正确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一)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人大幅增长,但中国必须对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说“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由于长期积累形成的收入分配失衡,导致我国消费开支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内需和消费不振又直接造成我国过分依赖外部市场,降低了我国的经济安全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甚至已经影响社会稳定。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

B.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

C.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标

D.应政企分开,综观全局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