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多发性硬化可有()脊髓压迫症可有()脑性瘫痪可有()迟发性小脑皮质萎缩症可有()A.

题型:配伍题 B型题

题目:

多发性硬化可有()
脊髓压迫症可有()
脑性瘫痪可有()
迟发性小脑皮质萎缩症可有()

A.小脑性步态

B.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6/fe4c89396a6da712abf2e4a24608279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专卷收载民族药的药物专著"。《中华本草》的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选项A《普济方》是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选项B《本草纲目》为主要的本草典...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7分)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上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

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

②曲线上M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情况是_______。

③向烧杯中倾倒20 g(滴有2滴酚酞试液)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_______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 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变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 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图示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 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 g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