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一简单土坡,c=20kPa,φ=20°,γ=18kN/m3。(1)如坡角β=60°,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一简单土坡,c=20kPa,φ=20°,γ=18kN/m3。(1)如坡角β=60°,安全系数K=1.5,试用稳定数法确定最大稳定坡高;(2)如坡高h=8.5m,安全系数仍为1.5,试确定最大稳定坡角;(3)如坡高h=8m,坡角β=70°,试确定稳定安全系数K。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6/a2abb7159637df2c7ecea2dc8ecde4b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D, E解析:螺旋甾烷型皂苷的结构特征有(1)甾体皂苷元由27个碳原子构成;(2)一般有B/C和C/D环反式稠合,A/B环反式也有顺式稠合;(3)分子中可能有多个羟基,大多数在C-3上有羟基;(4)在甾体皂苷...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曰:“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遗。”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 * * 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情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三国志·魏书十二》)

  注: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县令的下属,主管文书。 ④掾史:县令的属官。⑤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家前后未尝徭——给:提供。

B、芝乃驰檄济南,陈节罪——具:具体。

C、芝不其书,一皆如法——报:通报。

D、昭犹芝,不为通——惮:担忧。

2、找出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此政事所以不理

B、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

C、芝乃驰檄济南

D、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

3、对下列各句划线的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昭犹惮芝,不通——为:替,给。

B、芝驰檄济南,具陈节罪——乃:于是。

C、会内官欲事托芝——以:把。

D、夫设教犯,君之劣也——而:并且。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在菅县任内,不畏权势,为了削弱主簿刘节的势力,他不听下属的劝阻,征调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入伍当兵。

B、当刘节将王同等人藏匿起来时,司马芝让督邮到县追责,又向太守报告刘节的罪状,在太守支持下打击了刘节的势力。

C、对于刘勋以旧部下属名义的请托,司马芝虽然仍按他的请求照办,但却留有一手,并不复信,所以能避过了后来的灾祸。

D、司马芝教育下属奉公守法,不要因为君主软弱而违反教令,并且认为违反教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尽心于政事。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设计实验验证这一事实,并进行数据测定和相关计算。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烧瓶中放入1.30 g锌粒,与c mol/L 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填字母)____。

A.100 mL B.200 mL C.400 mL D.500 mL

(3)若1.30 g锌料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0.64 g(烧瓶中残留气体忽略不计,下同),则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烧瓶中投入a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g,量气管中收集到V mL气体(标准状况),请用一个代数式表示出a、b、V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

(5)若撤走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形管,则n(H2)/n(SO2)的数值将_________(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反应结束后,为了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