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记述了自                    (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

③鲁迅,原名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④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赴鸿门宴,却“既来之,则走之”,为什么呢?可用课文中的成语“              ,我为鱼肉”来回答。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6/3871272f5b742b8ea291e52f1785679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一途。……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摘自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材料2: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材料3:《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李鸿章倡导“肄习西学,兼讲中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3分)

(2)材料2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3分)

(3)材料3对传统思想的态度与材料1、2有何不同?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