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篇十三》)

注:①几,将近,接近。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3分)

译文:                                                                      

②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4分)

译文:                                                                       

(2)孔子认为一句话可以亡国的依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                                                                        

答案:

(1)①倘若了解为君之难,那不近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3分)②我对做国君不觉得有什么快乐,唯一感到快乐的是我说话没有人敢违抗。(4分)

(2)国君说错话,左右的人没有一个敢反对。(3分)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只要是在我国的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的,我国均有刑事管辖权
B.只有当行为不仅具有社会危害性,又具有刑事违法性,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C.危害行为的客观方面只能表现为两种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D.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行为而未实施的消极行为,而作为则是指用积极的行为去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刑法禁止做某种行为偏要积极去做。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