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B.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说明气体是甲烷

C.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

D.铜丝浸入硝酸汞溶液中,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汞,说明铜比汞活泼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5/d8eb2a03c86fa9d1ec0758a51dfb14e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题目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可以调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点评:解决我国水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方面,解决时间分布不均需要修...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情:韩某创作的纪实小说《百家村的村支书》,以某县吴村村支部书记吴某为原型进行创作,其中描述了他与村霸吴申(以吴甲为原型)之间斗智斗勇的冲突场面。小说在《小说月报》杂志发表后,吴甲认为小说将村支书作为正义的化身进行描述,将自己作为“村霸”进行刻画,侵犯其名誉权。吴甲起诉韩某,请求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并赔礼道歉。
法院受理本案后,追加杂志社为共同被告。由于吴甲死亡,法院变更其子吴乙为原告,其后又准许吴乙将请求赔偿经济损失的数额变更为3万元。一审过程中,被告提出了当地镇党委处理吴甲相关问题的决定(档案材料)作为证据,证明小说的描述有事实根据。一审判决认为,镇党委办公室虽然给韩某提供了处理决定(档案材料),但并未明确同意可据此创作小说,故该材料不能作为证据;同时认为,杂志社编辑与作家韩某和吴甲虽不认识,难以核实有关事实,但也不能免除侵权责任,故认定韩某和杂志社构成侵权,判决赔偿经济损失 3万元,并在《小说月报》上刊登小说情节失实的声明以消除影响。判决未涉及赔礼道歉的问题。
吴乙、韩某和杂志社均提出了上诉,二审法院经过书面审查,未接触当事人,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经过重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双方当事人均未再提出上诉。韩某和杂志社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履行了赔偿义务,但拒绝赔礼道歉。
问题:

吴乙在诉讼结束后能否另案起诉,请求韩某赔偿精神损害为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