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鼎湖山听泉》片段,完成文后题目(12分)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鼎湖山听泉》片段,完成文后题目(12分)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汨汨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唱歌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小题1:请简要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小题2:阅读文中画线句,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小题3:有人认为“作者听泉的过程也是作者自我心灵净化的过程”。请你结合课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小题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聆听大自然的体验,请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写下你的经历和体验。(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5/c9e62edacb6177a9b461300803ab368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A题目分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把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也使得西方文化得以传播到东方,正是中国明末时期,因此A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C项时间不对,D项没...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