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现代文阅读。 菊与城 ①无论如何想象不到小小的菊花,在这座南方小镇里会显现出如此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现代文阅读。

菊与城

①无论如何想象不到小小的菊花,在这座南方小镇里会显现出如此神奇的风采和灵性。

②那些黄的菊、白的菊,红的、紫的菊在这里展现出千姿百态。扭缠着的,结成一座座径可一米的圆柱、方柱,使你想起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前石柱的庄严与神圣;攀援着的,则依势建筑起一座高可乱真的“岳阳楼”、“滕王阁”;飞腾的,成龙成凤;倾泻的,为流为瀑;站立的,单株绽开数以百计的花朵,有的矜持,有的大笑!

③时在冬日,北方已是寒霜白雪交加;而南方,则艳阳高照,稍一动腿脚,就会冒汗。举办菊花展览会的镇名小榄,坐落在孙中山先生的故里中山市。这小榄镇地势如一枚橄榄,历史上就有养菊的风习,年年都办菊展,小镇人自称家乡为“菊城”,足见爱菊之深。

④自从陶渊明先生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这菊花历来就是清高、归隐的象征。“东篱”,自然是成了菊花的雅号。文人雅士总爱咏菊喻志,表明自己的品格与志向。宋人卞伯玉写下《菊赋》,以为菊“不履苦而沦操,不在同而表淑。”故而“伤众花之飘落,嘉滋卉之能灵。”赞扬菊花“振劲朔以扬渌,含凝露而吐英。”清人王韬在《招陈生赏菊》文中说花有三品,为神品、逸品、艳品,惟菊兼而有之。神在“高尚其志,淡然不厌;”逸在“傲霜有劲心,近竹无俗态;”艳在“如处女幽人,抱贞含素。”真可为菊花知己。

⑤不过说来说去,自古以来,都唱的是菊的清高、隐逸以及履严冬而不凋。可这小榄镇,是一座南方闹市,虽说人口不多,只15万余,常住外来人口却多达16万。只菊花节开幕当天,说万人空巷,已不足以表达其热闹,一条宽阔大街,塞得水泄不通,站在高处一望,但见人头攒动,红男绿女,青壮长幼,倾家而出。那时,心中直呼,菊啊菊啊,你何以诱人如此!是你坠雅入俗,还是世人脱俗入雅!此情此景,让人难免不想起那两句述说世态变化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⑥赏花兼有食花,小榄人把那艳艳黄花,入了各色菜肴,布起一道菊花宴;又以之入茶入饼,做成各类精细小吃,成了送礼待宾的佳物。菊之体,入俗而为食品;菊之魂,升雅而为神品。小镇人之聪明,令人钦佩。

⑦小榄镇先前也曾是一个偏僻乡镇,从褪色的旧照片里目睹它的前身,让人难止唏嘘,如今却成了另一种景象。走在小镇大街上,一幢幢干净、明亮、高大的楼宇建筑,让人目不暇给。这里的富庶与先进程度,比起欧洲一些城市,可以说毫不逊色。小榄镇有着“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种种闪光的桂冠。

⑧这又让我想到菊,想到关于菊的另一类历史品格。不畏严霜,敢于独艳,常是文人雅士看重的菊品。当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竟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取菊之不与俗花为伍,一派萧杀之气。千年来,菊之卓然独立,落落不群,成了残酷社会生活的逃避者、抗争者所崇尚的植物偶像。

⑨今天,在小榄,气候温和,空气湿润,紫荆花艳艳地纷开在枝头;三角梅,繁盛地绽放在叶间;玫瑰依然随时展姿;装饰林带路边的太阳花,鲜鲜艳艳地像丝带锦帛七色交并;而这一刻又突现着菊花。万菊之园,不是百花凋零的象征,更不是一花独占的酷景。百花共处,交相辉映,自然界里的和谐景象,竟改写了傲菊独放的景致,小镇,赋予了菊花一种新意。

⑩花与花同时而放,人与人和睦相处。小榄镇人说他们努力实现的这种社会目标叫“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安康。”“高尚其志,淡然不厌”。菊之神,不正是小榄人倾心以求的志向么!

11小镇的秀发,簪一朵菊花,如此美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

小题1:选文第②段中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菊花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2:选文第⑨段说:“小镇,赋予了菊花一种新意”,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小镇赋予了菊花哪些“新意”。(3分)

小题3:联系全文,结合文章题旨,试推断“曾是一个偏僻乡镇”的小榄镇,如今“比起欧洲一些城市,可以说毫不逊色”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5/08c1845c7fe1d82f5b815cf896a4384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题目分析:材料主要是从人类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ACD项说的是欧洲。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能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不被侵犯,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英国人的创新精神。……这种不断的创新精神有效地动员了英国的人力和物资资源,并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英国能在很长的时期内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

——陈晓律《英国经济的盛衰》

【材料二】  (英)自l8世纪以来专利申请才普遍起来,变得重要了。申请专利的目的很简单,即保护一项发明,使它保持新颖。……晚年的瓦特,生活非常富庶。但是瓦特财富的主要来源,不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851年伦敦博览会展期为140天,参观人数达630多万人次……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l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创新精神”影响下,l7世纪到l9世纪初期英国在生产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这种创新精神对英国崛起产生了怎样影响?(4分)

(2)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府为保护公民“创新精神”采取的措施及产生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参观者为什么会对英国的机器发明最感兴趣?(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你从英国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