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面加点字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不为苟得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万钟于我何加焉因使唐雎使于秦

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生,亦我所欲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

小题3:第①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             (用原文的话回答)(1分)

小题4:第②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        ”比“       ”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        ”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2分)

答案:

小题1:D (评分:2分)

小题2: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评分:2分)

小题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愿有甚于死者(评分:1分)

小题4:义 生 万钟则辨礼义而受之 (评分:2分,前两个空1分,错1 处则不得分,最后一空1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是注意补充省略成分。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仔细阅读找出相应的语句即可。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义与生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句的把握。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