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按照流动性的不同,我国目前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其中,( )与消费价格水平变动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按照流动性的不同,我国目前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其中,( )与消费价格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A.流通中的现金量

B.狭义货币供应量

C.广义货币供应量

D.国家外汇储备量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4/07c71c465463761ff09f28740580f31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 有线电视收视费属于文化体育业的文化播映项目,营业税=50×3%=1.5(万元) 广告播映费收入属于服务业中广告业务项目,营业税=(40+5)×5%=2.25(万元) 有线电视初装费属于建筑业项目,营...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社会转型,但发展相当缓慢。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将中国“定为工国”,“成大工厂以兴实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1)阅读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艰难起步的这次改革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指什么事件?(3分)

(2)请用史实证明“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1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是谁?请写出一位。(1分)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