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有100mL 3mol·L-1NaOH溶液和100 mL 1mol·L-1AlC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有100mL 3mol·L-1NaOH溶液和100 mL 1mol·L-1AlCl3溶液。按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①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

②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

比较两次实验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

B.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

C.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

D.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3/fb00326d2bba5990d3c268302a382f3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60÷415×45=180(双).答:送给部队180双皮鞋.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B.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他认为诗人应该像先知一样,“要走遍陆地和海洋,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浇亮”。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主要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郭沫若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刘白羽,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北京人。在其近70年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共发表作品50余部400多万字,有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甸等文字。主要作品有《红玛瑙集》、《第二个太阳》等。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教师在讲述《未成年的保护》时,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教师: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很多困难和危险,有时需要我们未成年人单独去面对。比如说,同学们有过单独在家的经历吗?假如这时有贼进入你家,你会怎么办呢?(稍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美国电影《小鬼当家》中的主人公墨菲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放映《小鬼当家》电影片段2分钟)放映结束后教师总结: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出,墨菲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保护了自己。可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更需要未成年人自身的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青少年怎样自我保护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结合上述材料和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的要求,评价一下这位教师的课程导入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提到虎,人们就会想到它那健壮的身体、锋利的爪牙和威风的样子。的确,虎被称为“百兽之王”,是胜利和力量的象征。

在现实生活中,虎的数量很少。在9种虎中,有4种已经灭绝了,仅存的5种虎中,也有几种只剩下几十只了。现在,只有美洲虎和东北虎还常出现在森林中。

东北虎的额前有一个“王”字形的斑纹,一身淡黄色的长毛上夹杂着黑色的条纹,十分漂亮。东北虎是肉食性动物,它身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锋利的爪子和犬齿。它的爪子长达10多厘米,伸缩自如,比钢刀还锋利;犬齿长6厘米,是撕碎猎物不可缺少的“餐刀”;虎的舌头上有很多尖锐的刺,适于嘶咬。趾垫和掌心的肉垫像海绵似的柔软,这使东北虎走起路来像猫一样,无声无息,敏捷而富有弹性。

老虎在捕食时常常喜欢静伏、潜行,然后再来个突然袭击。虎的一扑很厉害,能远扑七米之外,跃高两米,一掌可以击倒一只鹿。它的尾巴就像一条铁棍,可以打断动物的腰和腿。它还有尖牙利爪,遇上牛这样的大家伙,就从后面跃上牛背,抓住头颈,前顶后扯;如果从正面袭击,就会抓住咽喉,连咬带撕,再壮的牛也只能任它宰割了。

除母虎带仔外,绝大多数的虎都是单独栖居,并有明显的巢域。母虎一般两三年一胎,一胎一般二仔。由于森林日趋减少,素有“森林的保护者”美誉的老虎不但保护不了被人类不断吞噬的森林,连自身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严胁。目前,中国老虎总共只有3000多只。东北虎和华南虎均已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A.老虎的皮毛是深棕色的

B.东北虎是杂食性动物

C.老虎最厉害的武器是尾巴

D.东北虎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