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男,18岁。四肢细长,高度近视。胸部X线拍片示升主动脉呈梭形瘤样扩张,心脏听诊可闻及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男,18岁。四肢细长,高度近视。胸部X线拍片示升主动脉呈梭形瘤样扩张,心脏听诊可闻及主动脉第二听诊区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外,还能听到的杂音是()。

A.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性样音

B.三尖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C.Austin-Flint杂音

D.A及C均正确

E.B及C均正确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3/eaf3a1b943944f9d0d3921c1fdef975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11+5-27,=1-16-27,=2342,23÷2342=42(页).答:三天看了全书的2342,这本科技书一共42页.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汉代诗歌中真有价值的,要数乐府歌诗和文人古诗两大类。前者的多向探索,恰为后者的定格定型创造了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乐府歌诗在两汉诗歌的整个转型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而转型的结穴点则落到了文人古诗身上。

乐府歌诗在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演变史上有其标志性的意义,主要之点便是传统“比德式”思维模式的解体。秦汉以后,新兴官僚政治以“外儒内法”为指导思想,礼教人伦的全面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尤其民间社会里普遍关注的是各种民生现象,所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恰当地显示了民间歌咏所由产生的动力机制。正是在这一心理机制的广泛作用下,“因物兴感”的意象思维活动才得以突破“比德式”的框架顺畅地运行,人的活生生的情感体验亦能自由地转化并结晶为诗歌意象,这便是意象艺术开始发达于两汉乐府歌诗的原因。

不过,以乐府歌诗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意象艺术,在形态上仍是不够完整的。最能体现乐府特色的叙事诗,通常以人物、故事、场面为表现重点,写作主要依靠“模拟”(叙述和描绘的艺术),而非“意象”。至于说理诗,其打动读者的方法往往凭借比喻、夸张、对比、排偶等修辞手段及采用格言警句来阐述道理,有一定的形象性,也称不上真正的意象。乐府歌诗里较能体现意象艺术的,主要是抒情类作品,而其情意内涵似还缺少生命意识的清醒反思。

现在来看文人古诗。文人创作群体的自觉即意味着诗的自觉时代的到来,而文学形态的诗造就了诗的文学体式,那就是五言诗体。就声律而言,五言诗以“二/二/一”的音响组成节拍,化板重为灵动,变平实为流走,加以奇字句的结末一拍有半个音阶的休止符,正好便于间歇顿宕。这种在整齐中寓有变化错落之致的声律,与汉语以单音节为基干的语言文字性能恰相适应,故而五七言诗终能发展壮大为古典诗歌的主导形式。从语句表达功能着眼,“三字尾”作为意群的组合,天然地适应于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自由搭配,进而将整个五言句明晰地划分为“二/三”两个意义段,于是一句诗便能顺畅地表述一个完整的语意单位。

文人古诗还促成了诗歌意象艺术的完形。意象艺术的完形,首先得益于先秦“比德式”思维的解体。与此同时,东汉中叶以后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更使敏感的下层士子产生了深刻的忧患意识,并普遍渗入于文人古诗之中。这些作品多表现游子思归的情愫,但不限于单纯思念亲人或感叹失意,常将个人命运提到“忧生”的层面上来思考,成为人的生命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它让诗歌创作真正成了表达个体生命体验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而这正是诗歌艺术形象得以明确树立的前提。

(节选自陈伯海《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有删改)

注:“比德式”思维,由孔子开创,指的是自然物的性质特征与人的道德、品格、情操有相似之处,自然物的某些特征能使人联想起某种美德。

小题1:下面不能说明乐府歌诗在两汉诗歌转型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的一项是

A.乐府歌诗的多向探索,为文人古诗的定格定型奠定了基础。

B.乐府歌诗“因物兴感”的意象思维活动突破“比德式”思维模式顺畅运行。

C.乐府歌诗的产生,缘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一心理机制的广泛作用。

D.乐府歌诗里,人的情感体验结晶为诗歌意象,意象艺术开始发达。小题2:下面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乐府歌诗中最有特色的叙事诗以叙述和描绘为主,并不能体现乐府歌诗在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演变史上的标志性意义。

B.与乐府歌诗作为民间歌咏没有自觉创作意识不同,文人古诗创作群体的自觉意味着诗的自觉时代的到来。

C.五七言诗终能成为古典诗歌的主导形式,其主要原因是奇字句特点带来的间歇顿宕使得诗歌声律整齐中寓有变化,错落有致:

D.五言诗能使一句诗顺畅地表述一个完整的语意单位,在于“三字尾”很适合作为意群的组合,与前“二”一起形成“二/三”两个意义段。小题3:根据文本,概括汉代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3分)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型题

患者男,19岁。3年前考入高中,因学习日渐紧张,对兼职学生干部社会活动多,影响学习有顾虑,但老师提出优秀学生干部考大学时可加分,患者为之十分矛盾,既怕耽误学习,又怕辜负老师,难以决断,辗转不眠,通宵达旦。做事更加小心,一次去外面打水,借用了一妇人水桶,用完客气地说了声“麻烦您了”,然后挑水回家。途中突然想起应该说“谢谢您”,不应该说“麻烦您”,便回头去找那个妇人更正。刚走几步,又想区区小事,如此认真很荒唐。就此问题患者在路上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近一个月来,患者自觉病情发展了,有时明知是坏事,也想去做。比如女同学和自己说话时,就想拥抱,又生怕自己真会这样做,自己在心里骂自己“流氓”。

按照CCMD-3该疾病的病程标准为()

A.至少1周

B.至少2周

C.至少1个月

D.至少3个月

E.至少6个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