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苍龙岭大概可列为华山第三险了,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苍龙岭大概可列为华山第三险了,长约一二山道建在山岭之上,两边都是深不见底的道只有一米左右宽,行人偶有不慎便会摧眉折腰

B.写文章应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果文不加点,就很难让读者看明白。

C.前不久我们带着许多歌者的愿望和请求,拜见了德高望重的金铁霖教授,恳请他作《广播歌选》杂志的顾问。

D.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山崖上欣赏着高山流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3/d4280094feff4cf46fb28e21d3afd8d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PC > PA >P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说。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冠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聊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聊独早:“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复、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灰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乎不知其津涯涯:边际

B.冉有之知知: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易: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恃:依仗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蚓无抓牙之利

B.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其皆出于此乎

C.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相与枕藉乎舟中

D.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

①大变古先圣王之法             ②喜为异说而不让

③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④焚烧夫子之六经

⑤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⑥荀卿明王道,述礼也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小题5:将下列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4分)

②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3分)

③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