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A.长年的水旱灾害 B.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A.长年的水旱灾害

B.臭氧层空洞

C.人口过度增长

D.野生动植物死亡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3/aa9a75a0db1d9d6f0426cfb350ea4c7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解析:由本患者的症状可知本病为胃病之虚证。应首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以及滋阴降火的内庭、三阴交、内关等腧穴。故选择E。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A、B、C、D、E是五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已知: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A和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质子数是C元素原子质子数的2倍;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C、A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甲和乙,且相对分子质量乙比甲大16。

(1)E元素的名称为: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化合物乙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填“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3)A单质与B、C形成的化合物可合成一种新型汽车动力燃料甲醇。

已知CO(g)+1/2O2(g)=CO2(g)

ΔH=-283 kJ/mol

H2(g)+1/2O2(g)===H2O(g)  ΔH=-242 kJ/mol

CH3OH(g)+3/2O2(g)=CO2(g)+2H2O(g)

ΔH=-651 kJ/mol

写出A与所选化合物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4)EC2与C、D形成的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入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