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现代文阅读。 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现代文阅读。
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作还是砌墙抹灰。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实践。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100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培养孩子。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见的。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
       ④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前者收获的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显然,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春节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笔回乡的路费,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遍。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邈远。潜意识里,舅舅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或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我想告诉你,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转徙于城市和乡村的普通的农民工。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辛苦了!”
1.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
                                                                                          
2.②段写道:“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孩子们为什
     么会在读《背影》时想到自己的父亲?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④段: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舅舅“从丰收的希望”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⑤段的画线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矛盾吗?为什么?
   (1)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
   (2)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段中“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一句,表现了舅舅饮食恶劣,生活艰
           难。 
 B.④段写“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这是因为舅舅一心投入城市建设,无暇顾及自己的家
           庭。
 C.⑥段中“我”感觉“钞票特别重”,“一捏就能渗出汗来”,形象地表明“我”深刻理解舅舅打
           工的艰辛和家庭责任之重。
 D.本文的主旨在于表现城市和农村不可分割的关系,肯定城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6.阅读④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完成后面的填空。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 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因为,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
     越宽;因为,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
     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摘自2007年央视春节晚会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的
    《心里话》) 
     舅舅流下了 的泪水,因为他                                                           

。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3/564def10c6daa2def726c54e57639b4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投出的弹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要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应在到达目标上方前投弹.故答案为:到达目标上方前.

试题推荐
题型:默写题

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小题1:我们读过的《论语》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是:“                        。”

小题2: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极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                  。”

小题3:《诗经·关雎》里有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小题4:曹操在《观沧海》中运用夸张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的两句诗是:“                                    。”

小题5:家在哪里?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崔颢在《黄鹤楼》中则说:“                                

小题6:社会、时代都在飞速地进步,不会等待任何颓废者和落伍者,正像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的“                                         。”

小题7:“李白斗酒诗百篇,”酒似乎成了诗人作诗的灵感之泉,情感之源,请写出连续两句借酒寄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