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 改变命运的一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

改变命运的一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 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热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女人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十分,怎么样?”    

  “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了村上第一个大学生。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文章中老师说“你看这样好不好?”其中“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小男孩怎样的心理。

(1)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竞一下子热泪盈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上文中小男孩母亲的“竹鞭教育”,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说说你认为真正改变了男孩一生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老师在总成绩上给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还老师十分。

2、(1)紧张、胆怯(2)自豪

3、 秦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善良),具有责任感(讲原则),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的老师。

4、示例①:不赞成,小男孩母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伤害孩子稚嫩的心灵,应该如秦老师一般,用和风细雨,用爱,感化孩子。

  示例②:赞成,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竹鞭”未尝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5、是老师的鼓励和充满爱的教导。(意思对即可)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从2005年 开始,一个名为“公共预算观察”的志愿者团队每年向若干中央部委和许多地方政府提出查看预算案的申请。2011年,98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三公经费”。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预算公开体现的公民权利是[ ]

①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②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③管理公共事务的参与权       ④分享公共服务的平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