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2/d2ef92ffccb565e363aecd274601bcd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②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措施是:①多植树造林 ②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钱穆在《国史大纲》“两宋之部”中说:“与秦、汉、隋、唐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的富强”,而宋的统一“却始终摆脱不了贫弱的命运”。

②宋的“积贫”表现在哪里?钱穆说:“宋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的不可支持。”具体表现是兵和官越养:越多,财政支出越来越大,政府只好用增加税收来解决,宋代的税收比唐代增加了七倍。“宋之疆土民庶远不及汉、唐,而国家税入远过之,此其所以愈贫而愈弱矣。”

③这看起来似乎能自圆其说,但稍微考察一下,则完全没有道理。宋代的税收确实比唐代增加了许多。但要想说宋比唐贫,必须首先证明宋代的经济状况不如唐,或只跟唐相当。税收不适当地超过了经济的增长,才会出现贫的局面。

④关于宋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简言之,远比唐代发达。它的疆域虽比唐小,但它的土地开垦面积高于唐,唐代485万多顷,宋代51l万多顷。单位面积产量也高于唐。唐代富饶的关中地区亩产稻谷二石,而宋代许多地区亩产米已达到二至三石。唐代最盛时,每年运往首都粮食300万石,而宋代两淮、江南、两浙六路每年运往汴京粮食多达600万石。   

⑤宋代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一位外国学者统计宋代的铁的产量之多超过了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总和。

⑥宋代商业繁荣,货币流通量飞速增加,宋朝为此大量铸造铜币,宋神宗时每年铸造500多万贯。而唐代最多时,玄宗一年才32万7千贯,宋神宗时两年的铸币量;超过唐代三百年的总量,两者差距之大,何止几十倍。而税收量仅比唐代多了几倍而已。事实上,宋朝财力相当富裕,于正常开销外,还能拔出大量经费救助弱势群体,在全国各县设立安济坊收养贫病之人,设居养院收养鳏寡孤独,设漏泽园安葬无主尸骨。这一切,汉、唐做不到,而宋代做到了并坚持到宋亡。这样的王朝怎能称之为“积贫”呢?

⑦至于“积弱”问题,从军事角度看,宋和辽相比,双方实力基本相当,宋稍弱一些,所以和议签订后,双方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宋和金相比,也略弱一些。和西夏相比,则稍强一些。与蒙古国相比,就弱得多,但应看到,蒙古国是当时的超级强国,它灭亡一国,往往只需要几年甚至几个月时间。唯独南宋却与之抗争了几十年。从当时的国际范围看,宋虽然不是超级大国,也算是一流强国,用“弱”,特别是“积弱”来概括它合适吗?

⑧现代衡量国家强弱的标准,主要看它的综合国力。宋的经济实力比辽、金强。科学技术更远超辽、金,世界史上起革命性作用的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出现或得到推广的。宋代官学、书院遍布全国,学术文化也得到高度发展。从综合国力角度考虑,宋王朝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

(取材于李裕民《破除偏见,还宋代历史以本来面目》)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钱穆以宋朝的税收远超唐代作为基本依据,提出r宋代“积贫积弱”的说法。

B.作者列攀具体的史料从多个角度说明:宋代的经济发展状况远比唐代发达。

C.宋朝经济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因军事上“积弱”,最终被蒙古国灭亡。

D.综合考虑经济、科技、教育等诸多因素,作者认为宋代也是一个富强的朝代。小题2:作者否认宋朝“积贫”和“积弱”的依据是什么?请分条概述。(5分)

否认“积贫”的依据:                                                     

否认“积弱”的依据: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