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孙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检察院提起抗诉。第二审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孙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检察院提起抗诉。第二审法院审理后改判孙某死刑立即执行。对此案的处理,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第二审法院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死刑复核

B.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因杀人罪判处死刑的核准权已经授权高级人民法院行使,不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该死刑判决是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应当生效,执行死刑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包括以下问题:(一)二审法院是否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死刑复核;(二)是否应当报最高法院核准;(三)死刑判决的生效时间。关于此问题,一方面,法律未明确规定高院死刑复核时是否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另一方面,该案应当报送最高院复核。因此A不正确。   《刑诉法解释》第274条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依法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除外。因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由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改判死刑的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本题所述情况正是如此,当选B,而C不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208条第2款规定:"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1)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的裁定;(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3)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因此,死刑判决必须经过核准程序,才能生效。故D不正确。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中央电视台2003年9月11日《焦点访谈》题为“顶风排污,严查不怠”。下面是记者采访的情况。记者首先找到了群众反映污染比较严重的湘中化工厂,这家化工厂年生产用做建材涂料用的钛白粉3000吨。因为厂区的人对记者非常敏感,记者从附近的一家居民楼的楼顶上用摄像机镜头拍下这个厂排污的情况。记者:现在从这个居民楼的楼顶上,我们可以看过去,这个厂的两个大烟囱排放出来的工业废气,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在这里可以闻到一种非常刺鼻的味道,而且有一种隆隆噪声。这个厂恰恰位于株洲市的居民密集区,在这里的居民就长期笼罩在这种废气和噪声的污染之下。这个厂的污水处理池的水面是静止的,通过这个静止的水面,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这个厂的污水处理设施也很有可能没有运行起来。然后记者和国家环保局的稽查人员对这个厂进行了突击检查,顺着该厂厂长的指引我们看到了在居民楼顶上拍摄到的这个污水池,紧挨着污水处理池的是一个厕所。据厂长介绍,厕所和排污池相邻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所以这里的人对此见怪不怪。这种污染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危害性更大的是大量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业废水的排放。记者:那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在这个水是通过这个水道流过来,流到这边来。我们来看一下,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就沿着这条水渠流过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钛白粉的粉尘浓度还是非常高的,而且从这里来的一条黑的水流,里面都是煤灰。然后通过这条水道又流入了湘江。对如此严重的污染问题厂方领导竟不以为然。在查阅该厂资料时记者发现,该厂曾因污染问题被省环保部门亮出生死牌,但非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资料显示,这个厂废水年排放量达85.23万吨,废气年排放量达7.8万标立方米。按有关部门的要求,截止到2000年该厂就应该彻底完成治理工程达标计划,但是3年时间过去了,治理工程始终没有完工。记者跟随生产技术人员进入了这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工程区,这里根本就没有运转。据了解,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需要500万的投资,现在只投资了100多万,致使设备始终无法运行。在株洲市像这种排污设施不全和有设施不运行的企业还不只这一家。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是一家生产经营基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和化学建材为主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排污设施齐全,但是群众举报这家重点工业企业,恰恰是株洲市最大的污染源。记者找到了一条与这个厂相通的排污渠,并委托株洲市环保局做了现场的污水取水采样。但是记者的暗访很快惊动了厂方,当记者和检查人员到达该厂时,污水处理池里刚刚还是平静的水面沸腾起来了。对此,厂方解释说,因为上午有一个泵坏了,临时停下来搞一些检修。尽管厂方对污水处理系统停止运转做出了种种解释,但是记者在该厂的设备运行记录中发现了问题。从运行记录上看,各种设备运行正常,但是厂方提前做完了当天的记录,而且把还没有到来的9月9日的记录做完了。记录上依然写着各设备运行一切正常,管道畅通,泵没有停过。记者在现场发现,污水处理池的药物添加水泵已经生锈,显然很长时间没有使用了。从这个生锈的水泵我们可以肯定,处理污水用的药物添加没有进行过,厂方的解释显然不能自圆其说。这个厂的工业废水根本没有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就直接排入到排污渠当中。顺着排污渠,记者找到了污水的最后去向。这股源自株洲化工厂的污水通过这条排污渠直接汇入了湘江,江面上有一条非常清晰的污水带。而湘江是长株潭地区的母亲河,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的用水就取自这条江。据了解,就这里的污染问题,当地的老百姓曾经多次向省市有关部门反映,但是始终没有结果。

如果你是某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