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8世纪帝国的鼎盛时期至13世纪整个中国最 终为

题型:综合题

题目: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8世纪帝国的鼎盛时期至13世纪整个中国最 终为蒙古人征服这段时间中国的政治史表明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步衰落,但这仍是制度和文化有重要发展的时期。隐藏在这一发展后面的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 方面的发展,或者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其总体水平最高时不仅远迈汉唐,而且为后来的元明两代所不及,大有一花独秀之势。……宋代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比较自由的,因而出现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形势,但这种自由终究是有限度的,所以又不可能走向资本主义。

——田昌五、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

材料三 在两宋300年间,……商业资本不仅勒索压榨小农、小工和小商,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同封建国家争夺更 多的商业利润。可是,在宋代,商业资本不但继续发挥其 愁迁百物、畅通货币的作用,而且它更直接进入生产领域。对产品的包买和预付定钱,显然是有利于生产的。这种商品货币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一定能萌生出来。历史的发展毕竟是曲折的。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 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所以商业资本在宋代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 展,它的积极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邓广铭、漆侠《宋史专题课》

(1)简要归纳三则材料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论性认识。(不得照抄原文)(3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商业革命”有什么依据。材料二、三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有什么共同之处?(6分)

(3)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宋代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看法的认识。(3分)

答案:

(1)认识:材料一: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材料二:相对自由的经济关系促进宋代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准,但未能实现突破;材料三:宋代商业资本发达,但积极作用是有限的。(3分)

(2)依据:商品经济及相关行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城镇兴起;出现交子;海外贸易、民族贸易兴盛;商业税收成为国家很重要的经济来源。

共同之处: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但受封建专制统治、官营工商业政策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发展。(6分)

(3)认识:宋代虽然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可能也出现了雇佣关系,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不能对商品经济发展估价过高;评价历史应客观,实事求是。(3分)

题目分析:第(1)问审题时注意限制条件“简要归纳三则材料”、“结论性认识”,从材料中总结概括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但未能实现突破。第(2)问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从宋代商业发展的概况、城市的发展、对外贸易的繁荣三个方面论证“商业革命”;由材料二、三的信息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出现繁荣,但这种繁荣由于多种因素没有使突破。第(3)问考查学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原则和方法。

点评:关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题命题的角度是“小切口、深挖掘”。除此之外,宋代商品经济还经常以史料的解读为意图进行命题。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