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

题型:选择题

题目: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A.CO和CO2不是同种物质

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

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1/e77728bde8d4691e28fccd53b479bf8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UVB

试题推荐
题型:句型转换

同义句转换。

1. It's only ten minutes from school by bicycle.

    It _____ only ten minutes to _____ a bicycle to school.

2. He often uses a knife to open the door.

    He often _____ the door _____ a knife.

3.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cinema?

    Can you tell me _____ _____ go to the cinema?

4.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_____ the second crossing _____ the right.

5. Fish can't live if there is no water.

    Fish can't live _____ 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未婚,医院检验科化验员。  求助者自述:近半年来,总感到哪里都脏,尤其是门把手,所以反复洗手,反复擦门把手,把手都洗破了也不行,知道不用这样,但就是控制不住。  案例介绍:求助者两年前去医院实习,每天与大、小便样本打交道,有时来不及洗手就开关门,被领导看见了并受过批评,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次回家没洗手就拿杯子喝水,被母亲训斥。从此以后,每天都要认真洗手。半年多前,为一艾滋病病人化验了尿样,尽管知道艾滋病病人的小便不传染,但心里还是担心,做完化验后反复洗手还总是感到不干净。这以后两年前的问题又出现了,怕摸门把又反复洗手。明明知道已经干净了,但心里总感到不踏实,控制不住反复洗手,否则就心慌,总担心“万一没洗干净呢?”为此耽误了大量时间,也影响了工作。许多同事、朋友都不理解,自己为洗不洗手的事很烦恼,情绪低落,经常头痛,失眠。  求助者父母反映: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管教严格,尤其祖母要求很严,小时候一般不让他自己独自出去玩。上学后学习很努力,听父母的话,做事很认真,比较胆小,同学关系一般。实习期间有过一阵反复洗手的情况。近来情低落,不想上班,担心自己的前途。

单选:该求助者性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家教严格

B.从小听话

C.工作环境

D.反复洗手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