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间的距离处处相等.______.(判断对错)

题型:解答题

题目:

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间的距离处处相等.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1/3c44ba4075b078da016698d95c72741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发现颈部肿大一年余,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怕热、多汗,偶有心悸不适,血压17.3/8.0kPa(130/60mmHg),心率104次/分。

病人准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前应用碘剂。请问下列哪些描述不正确?()

A.碘剂的作用在于抑制蛋白水解酶,逐步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B.碘剂的作用在于抑制蛋白水解酶,逐步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

C.碘剂宜空腹服用,以利于吸收

D.碘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不宜空腹服用

E.使用碘剂2周后可停药,观察用药效果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F.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甲亢病人不能服用碘剂

G.应用碘剂后BMR很快降至正常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ú)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徵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须贵顺物情物:人  

B.宫中卑湿卑:低下

C.陛下本怜百姓 怜:同情   

D.隋炀帝志在无厌厌:满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           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

      吾负神明,而使汝夭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唐太宗崇尚俭约的一组是(  )

  ①朕有气疾,岂宜下湿? ②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③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④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 ⑤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 ⑥公所奏对甚善!

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

B.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

C.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

D.魏徵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