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可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泄漏部位等情况,在采取其它措施的同

题型:判断题

题目: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可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泄漏部位等情况,在采取其它措施的同时,可通过排污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造成罐内底部水垫层,配合堵漏,缓解险情。()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1/266eec1bf7a7e2821b1fb6fdb4d696b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感觉器官”用“灵敏”形容最恰当。(2)“意向”适用于方向、目的,而“意图”适用于计划、计谋,应用“意向”。(3)根据句意用“发愤”最恰当。(4)“影响……供应”的原因应是“生产滑坡”,再...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为了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日军对缅作战。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中国战争史》

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和影响。(8分)

(2)在材料二中,英美报纸为何把斯大林格勒战役比成凡尔登战役?如何理解毛 * * 所说的“有性质的不同”?(7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