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作品命名方式很多,比如以地名命名有柳宗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作品命名方式很多,比如以地名命名有柳宗元的《柳河东集》,以“书室”命名有蒲松龄《聊斋志异》,以“谥号”命名有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以“名号”命名有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以“字”命名 有李白《李太白全集》,以“官职”命名有杜甫《杜工部集》。

B.《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所反映的思想是儒家的思想。

C.“伯”“仲”“叔”“季”可以用來表示兄弟姊妹行长辈幼排行的序次,分别为老大、第二、第三、第四或最小的。伯也称孟。“孟”“仲”“季”,还可以用來表示月份,孟春是指春季头一个月,即农历正月,仲春季春,分别指二月三月。

D.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诸多的迁客骚人,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常用来表示罢官与贬谪的词语有绌、黜、窜、免、夺、右迁、放、出宰、署、假、告老、乞骸骨等。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0/7bb0644708cf94f9991186cd1b6eb5d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①N;S;吸引 ②红;绿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16分)潜水艇有两种供氧的装置,第一种是储备压缩氧气,第二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过氧化钠(Na2O2)做供氧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做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过氧化钠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2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化合物。

3.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1)小红利用下图的BCDE装置组合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下同);E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       ;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什么物质?小红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是碳酸      ②是氢氧化钠     ③是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       (填数字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小红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个猜想的正确性,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反思与交流]

①小红若用图A来代替B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小红的做法?        (填“是”或“否”)原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