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6分)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它在历史长河中

题型:综合题

题目:

(26分)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鼎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趋势?(5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货币的发展变化? (3分)

材料二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4分)试从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角度简要评价其历史作用。(4分)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金融措施简表

法案或政策时间核心内容
《紧急银行法案》1933年3月9日授权总统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建立由财政部监管银行的健全系统。
《1933年银行法》1933年6月16日建立由联邦政府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实行联邦存款保险制度。
《1933年证券法》1933年5月27日要求公开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公司管理人员的姓名与薪资、交易证券的公司,以给投资者更大的信心。
放弃金本位制度1933年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1933年4月19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度。
美元贬值1934年1月10日美元贬值40.94%,以增强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刺激出口,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3)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在金融领域采取措施的主要特点。(4分)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说明美国怎样确立在世界金融秩序的地位。(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0/24527286e39c64f5faca57f82d87200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唐古拉  东  上海(2)大  黄金水道(3)三峡(4)B  C  A题目分析:(1)读图可知,长江发源地①是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入海口处的城市②是上海.(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经我国三个阶梯,落...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