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 有一定量的Ag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

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过程如下

①废弃定影液

加较活泼金属(过量)
操作a
金属混合物+溶液A

②金属混合物

加试剂(适量)
操作b
Ag+溶液B(B中溶质有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

(1)操作a和b相同,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2)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______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______,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②中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试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工业上生产的金属一般含有杂质,某同学取铁粉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匙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铁粉中含有杂质碳,该同学的说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9/f6377b16997030e3d15f9693eb53fd2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 本题考查同位语从句。that they a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the nuclear radiation是来解释说明名词fear。句意:政府试图减少人们的恐惧,他们有可能受到核辐射的影响。故选C。

试题推荐
题型:开放性试题

近年来,以发信息、打电话等方式威胁航空安全的案件在我国频频发生。下面是新华网报道的两例“诈弹”事件:

事件一2012年9月9日,一架从三亚飞往广州的飞机在凤凰机场准备起飞时,一名乘客谎称自己携带了炸弹。排查后发现飞机上并没有任何可疑物。乘客称,开个玩笑,只为活跃气氛。这名乘客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

事件二2012年4月27日,年轻男子蒲某拨打上海浦东机场热线,谎称在国航CA406航班上装了定时炸弹。经审讯,蒲某交代了其编造虚假信息并勒索钱财的犯罪过程。蒲某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

(1)对两例“诈弹”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两个特征?(2分)

(2)“诈弹”事件给我们哪些警示?(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