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

题型:综合题

题目: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丝织品,以临淄和襄邑(在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简明宋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简明宋史》

材料三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笼。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沧海神州·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材料四 且说嘉靖年间,这盛泽镇(江苏苏州郊区)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那施复一来蚕种拣得好,二来有些时运,凡养的蚕,并无一个绵茧,缫下丝来,细员匀紧,洁净光莹,再没一根粗节不匀的,每筐蚕又比别家分外多缫出许多丝来。照常织下的绸拿上市去,人看时光彩润泽,都增价竞买,比往常每匹平添许多银子。因有这些顺溜,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绸机……(后来)夫妻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冯梦龙《醒世恒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6分)

(3)从施复夫妇经营的丝织业规模变化来看,反映什么本质问题?结合史实分析这一本质问题出现的原因?(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9/3af9a9232734747ca8272b8d3dd7eee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如图所示,截面370mm×800mm,轴向力偏心距e=0.1h(h为墙厚),构件高厚比小于16,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钢筋网竖向间距sn=325mm,采用冷拔低碳钢丝制作,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y=430MPa,水平间距为@60×60。试问,该配筋砖砌体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00φn

B.650φn

C.700φn

D.750φn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