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关于螺内酯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尿作用弱而持久 B.起效慢 C.久用可引起高血钾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关于螺内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尿作用弱而持久

B.起效慢

C.久用可引起高血钾

D.对切除肾上腺者有效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8/dac46e4aaab33d5b4a0092bb4e206e7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由直线的性质可得:“过一点只可以画一数条直线”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试题五(共25分) 请详细阅读有关数据架构方面的描述,回答问题。

[说明] 某软件公司欲开发一个基于Web 2.0的大型社交网络系统。就该系统的数据架构而言,李工决定采用公司熟悉的数据架构,使用通用的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内部数据采用中央集中方式存储。 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初期用户数量少,系统运行平稳。

6个月后,用户数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系统暴露出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

(1)用户执行读写操作时,响应时间均变得很慢;

(2)随着系统功能的扩充,原有数据格式发生变化,又出现新的数据格式,维护困难;

(3)数据容量很快超过系统原有的设计上限,数据库扩容困难;

(4)软件系统不断出现官机,整个系统可用性较差。 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公司的王工建议采用NoSQL数据库来替代关系数据库,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李工指出NoSQL数据库出现时间不长,在使用上可能存在风险。公司技术人员对NoSQL数据库产品进行了认真测试,最终决定采用NoSQL数据库来替代现有的数据库系统。

分别解释产生问题(1)~(4)的原因。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8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留无所施徒:徒然,白白地

B.与小姑别却:但,然而

C.自可断来信:音信,消息

D.始还家门适:刚刚小题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全都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3分)

A.昼夜勤作息蹑履相逢迎

B.本自无教训可怜体无比

C.不堪母驱使我有亲父兄

D.好自相扶将勤心养公姥小题3:下列“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及时相遣归

B.儿已薄禄相 

C.好自相扶将

D.不得便相许小题4:下列对第二段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此段列举“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来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B.此段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从而达到了盛赞刘兰芝才艺的效果。

C.此段按时间顺序来写,是为了突出刘兰芝家对她的教育循序渐进,很有整体规划。

D.此段中罗列的数字是互文,这是一种交叉的表述,只是表示兰芝富有教养,并不是指具体才艺的学习年限。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