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6分)背景: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题型:论述题

题目:

(16分)背景: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2 901名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了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05年中央预算草案,批准了2004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05年中央预算;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因此,人大代表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主体。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2)我国是如何保证国家权力始终代表人民意志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7/dfa747b2a0193bdd5171999aa4a304e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③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①接淅:行色匆忙。②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③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1)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词句,分析词人在下片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