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人是一本书》,完成 下面的题(11分) 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人是一本书》,完成 下面的题(11分)

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小题1:写法体味——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2分)

小题2:要点概括——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2分)

小题3:词句理解——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其先后顺序应是:(2分)

思维缜密 洒脱飘逸 多愁善感 乐观风趣

小题4:语言品味——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并做简要赏析:(3分)

小题5:内容探究——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暗示是:(2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7/deda6d4b7247f9982482f7f13a24083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已知t=15min=900s,根据速度公式v=st=5.4×103m15×60s=6m/s,答:汽车的行驶速度6m/s.(2)根据做功公式W=FS=4000N×5.4×103m=2.16×107J,答: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为2.16×107J.(3)P=Wt=2.16×107...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果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就会在大气层中聚集,使全球气候出现令人讨厌的温 室效应。在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特别是在森林中,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的破坏,就意味着在“生产”二氧化碳。工厂中对由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燃料包 括木材、煤和石油。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如果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将使全球气候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室效应。

B.只要有效地保护好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那么,即使工厂超量耗用由植物生成的燃料,也不会使全球的气候出现温室效应。

C.如果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将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除非全球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得到足够良好的保护。

D.只要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就可使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避免出现。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