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0分) 中美慈善之比较 梅砥宪 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0分)

中美慈善之比较  梅砥宪

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源地之一的美国一直是中国取经的对象,但是,只有厘清中美慈善发展经历中的异同,才能用好这块他山之石。

经常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美国人民的慈善感情是怎么炼成的?他们怎么这么喜欢捐钱,而且怎么捐得这么放心?中国人怎么这么不相信别人?似乎这些搞慈善的人个个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慈善机构背后也一定有种种难以言说的猫儿腻。

其实和中国一样,美国的早期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同样经历了大量质疑。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认为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奠基人。他在1908年提出成立基金会之初,要求在国会立案,主动接受国会监督,但从总检察长到总统都怀疑其动机是“企图用另一种方式永久拥有其财富”,国会也是抵制多于支持。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未能在联邦政府注册,只能于1915年在纽约州根据州法律注册。但是仍受到联邦政府的调查和抨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认为,围绕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辩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强化了基金会的独立性”:一是独立于政府,确定其私人性质;二是独立于其初始捐赠者或其家族,日益脱离其意志的影响。

美国的基金会不仅要面对公众的质疑,而且要面对政府的质疑,接受官方的调查。而中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则主要需要面对公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的现状之下,中国公众对基金会的质疑,往往直接转化成愤怒。因此,尽管中国官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压力更小,但其因此而承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

美国的慈善事业发端于民间,蓬勃于民间,尽管官方出于担忧曾经采取过限制措施,但总体来看,民间不断壮大的进程从未被中断。

中国的慈善事业尽管同样发端于民间:1949年以前,来自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其他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慈善救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育婴堂”、“救济院”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非政府组织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取缔,少部分则由政府接管,改组为官方的福利机构。

学者熊培云呼吁重新寻找和发现“社会”的价值。只有官方重新肯定“社会”的价值,并从中抽身出来,中国慈善才能回到正常的轨道继续前行。

(节选自《环球慈善》。2011年8月)

小题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中美慈善事业的不同特点。(4分)

小题2: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3分)

小题3:根据文章信息,请你谈谈中国慈善事业的出路在哪里。(3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7/a74207165364201f4871caef2b07794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2008年10月19日下午,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30名公众,共同见证了9位新任驻外使节的任职宣誓仪式。9位大使面对国旗,向祖国和人民庄严起誓:“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实履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贯彻执行我国外交政策,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是外交部自2006年11月以来举行的第6次驻外使节任职宣誓仪式,同时也是首次向普通百姓公开此仪式。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