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园趣》,完成下列各题。园趣陈从周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趣味无穷,在世界造园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园趣》,完成下列各题。
园趣
陈从周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趣味无穷,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鲍大部分四周皆有墙垣,景物藏之于内。可是国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内来,使空间推展极远,予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每当夕阳西下时,在湖山真意亭处凭栏,二山仿佛移置园中,确是妙法。
  中国园林,往往在大园中包小园,如颐和目的谐趣园、苏州拙政固的枇耙目、留园的揖峰轩等,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又巧妙地把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山石树木安排得十分恰当。至于大湖中包小湖的办法、要推西湖的三潭映月最妙了。这些小园、小湖多数是园中精华所在,无论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都是工笔细描,耐人寻味。游园的时候,欣赏这些小境界,宜静观盘桓。
  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模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采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但多少有些根据,用精练概括的手法重现。颐和园的仿西湖便是一例,可是它又不尽同于西湖。亦有利用山水画的画稿,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诗情画意的景色。在曲折多变的景物中,还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颐和园前山为华丽的建筑群,后山却是苍翠的自然景物,两者给人不同的感觉,却相得益彰。在中国园林中,往往以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高与低作对比,疏与密作时比等等。而一园的主要景物又由若干次要的景物衬托而出,使宾主分明,像北京北海的白塔、景山的五亭、颐和园的佛香阁便是。
  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游园观景,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
1.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模仿自然,模仿的对象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本文,借助文中的相关信息回答2、3问。
2.静心斋环境幽雅,布局巧妙,是北海公园内一座自成格局的庭院,创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皇太子的书斋,也被称作“乾隆小花园”。静心斋体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哪种造园方式?用何种心境才能欣赏到静心斋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外国朋友把中国园林中的艺术手法用到了家庭装饰中。大窗外葱郁的塔松,仿佛是晕染在画底的淡彩,配上室内窗台上的插花便有了独具韵味的画意。请解释外国朋友运用了中国园林中怎样的艺术手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7/9f919a50fb2750d0ea5679a07904f64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列车行驶时间:t=(24h-20h56min)+13h50min=3h4min+13h50min=16h54min=16.9h,s=1150km,列车速度:v=st=1150km16.9h≈68km/h.故答案为:68.

试题推荐
题型:写作题

茫茫人海中,我与你相逢了,这是缘;心与心相逢了,这是爱;春风与草树相逢了,这是美;智慧与追求相逢了,这是创造;人道与世界相逢了,这是和平……人生处处都会有相逢,都会有碰撞,孤立静止就没有生活。生活的每一天都发生着相逢的故事,相逢的表象下面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请以“相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与“相逢”有关。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字数:600—650。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