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共11分) 多能鄙事 王开林 ①在明代头号智者刘伯温名下,居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章。(共11分)

多能鄙事

王开林

①在明代头号智者刘伯温名下,居然挂靠着一部常识大典——《多能鄙事》,举凡饮食、器用、方药、农圃、牧养、阴阳、占卜之法无不俱载,是当时家家必备的工具书。

②“多能鄙事”源自《论语·子罕》。太宰好奇地问子贡:“你们的先生是圣人吧?为何这样多才多艺?”子贡告诉对方:“天意要玉成我们的先生为圣人,就赐予他一些非凡的能力。”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以为然,他的标准答案才叫靠谱:“我年轻时身份低下,所以会干不少粗活儿。”“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强调自己的能力源自于小时候的底层历练,这种诚实非常可贵。

③古代的大智者多半出身贫贱,粗活儿干得好,细活儿才干得成。傅说修筑过城墙,吕望贩卖过笊篱,百里奚养过牛,诸葛亮耕过地。顶级文豪苏东坡也酿过糯米桂花酒,以独家烹饪法做出美味可口的红烧猪肉。干粗活儿,并不是可羞可愧的事情,恰恰是他们生命中一段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这说明,大智者的悟性也须接足地气才行。

④要了解魏晋名士的绝版风流,就不可不读《世说新语》。在“简傲”类中,描绘嵇康的笔墨尤其传神:嵇康在大树下与好友向秀打铁,贵公子钟会专程来拜访他,他却视而不见,良久不交一语。钟会遭到冷遇,不免感到尴尬,既然搭讪不成,只好溜之大吉。可钟会刚转身,嵇康就用冷冰冰的语气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也很机智,口才一流,原版录音是:“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弹琴时,“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固然超逸非凡,但他打铁时,傲睨左右,旁若无人,精气神十足。鼓炉甚乐,打铁亦欢,嵇康这是在做鄙事?简直是在干绝活儿,人格的魅力如火星般迸射。

⑤几年前,有位大学生听完讲座,递来纸笔,请我给他写上一句话,我略微沉吟,给他题写了八个字:“多能鄙事,不拘小节。”他对前四个字心存疑惑,请我讲解一下。我说:“鄙事就是那些粗活儿,并没有任何贬义,比如各种各样的庄稼活儿、修理活儿、木工活儿、家务活儿都算。一个人干些粗活儿,从中有所体悟,同样能够获得真知。”为了佐证我的观点,我还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年,我陪一位朋友去念楼拜访钟叔河先生,听他谈文论道的时间还不如听他侃当年拖板车和做木工活儿的时间多。他告诉我们,家里的书柜、书桌都是他亲手打造的。意犹未尽,钟先生还要我们用手触摸那些旧家具,“几多平整!几多硬扎!几多牢靠!”,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一直妥善保存着那套自制的精美绝伦的木工模具,视之为镇宅之宝。听我讲完故事,那位大学生恍然明白,多能鄙事并非不务正业,恰恰是对正业的侧方位滋润。

(选自《青年文摘》)

小题1: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小题2:梳理文章的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第①段:引出“多能鄙事”→第②段:                →第③段:                  →第④段:论述“多能鄙事”有利于培养人格的魅力→第⑤段:                  

小题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中“略微沉吟”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4: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如果采用引用论证,下面的名人名言可否作为论据?为什么?(3分)

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答案:

小题1: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多干些粗活儿。(意思对即可)(2分)

小题2:解说“多能鄙事”、论述“多能鄙事”有利于提高悟性(或者“多能鄙事”才能干成大事)、论述“多能鄙事”可以促进事业的发展(或者“多能鄙事”可以获得真知)。(3分,每空1分)

小题3:不能去掉,“沉吟”表明这八个字经过了作者的认真思考,(1分)“略微”表明作者一直很赞同“多能鄙事”,(1分)增加了论据的论证力度。(1分)

小题4:不可以,(1分)因为这则名言着重强调“劳动”的重要性,(1分)与本文的中心论点“要多干些粗活儿”不相吻合。(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标题“多能鄙事”抓住第二段“我年轻时身份低下,所以会干不少粗活儿。”“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理解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

题目分析:根据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一般思路根据题中所示文段的内容,概括中要根据议论文的特点,说明运用什么论据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小题3:

题目分析:先理解“略微沉吟”一词的本义,再根据语境从表现说话者审慎而郑重的态度来理解此词的作用,从议论文的角度说明此处内容作为论据的作用。

小题4:

题目分析:引用名言属于论据,而论据的使用要围绕论点,此言句与本文的“多干粗活,才能有所作为”毫无关系。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制药公司欲建制药车间,车间地址选在一小区的上风向。该小区的居民认为规划图中制药车间与居民楼之间距离太近,且处于上风向,建成后势必影响小区内几百户居民身体健康,遂要求有关部门不要批准该制药公司的建设申请,并要求该公司另择地址或调整现有的规划图。但有关部门认为制药车间与居民小区之间的距离符合相关标准,于是批准了该公司的申请,向其颁发了相关许可证。
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若居民提起行政诉讼,但该公司已经在兴建制药车间,且诉讼中未予以中止,待庭审结束时法院查明有关部门的批准属违法行为,而该车间已接近完工。对此,法院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

A.确认批准行为违法,要求拆除该制药车间

B.撤销批准行为,但对办公楼予以保留;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判决承担赔偿责任

C.衡量利益得失,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D.确认批准行为违法,并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判决承担赔偿责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