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题目(16分) 我们需要信仰 (1)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题目(16分)

我们需要信仰

  (1)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的确,当近代的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无数热血青年,为了信仰,放弃了锦衣玉食的安逸生活,浴血奋战于御敌的沙场;为了信仰,他们放弃了功名利禄,默默无闻于辉煌后的平凡。他们的人生之所以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有信仰。

(2)和平时期,我们同样需要信仰。

  (3)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4)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这里是否遵守规则,首先要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问,就“忘了”规则;其次,是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见了红灯却看不见警察,又相信此处没有隐藏的监视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5)当这种心理状态成为“正常”之后,连基本的是非也会被颠倒过来。例如,梁晓声讲的经历还有“后话”:他回国后,有一次在路口红灯面前停车,但是左右两边都无来车。他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勇往直前”闯红灯,绕过他身边时还冲着他大骂:“你神经有毛病!”

  (6)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问偏向于急功近利,只从眼前的算计出发,不考虑长远的事情;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

  (7)这种无数的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的道德缺失,其实来源于我们思想深处的问题——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无私或博大的爱心。

  (8)而人类不可缺少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爱心,恰恰都超出了个人狭隘的理智。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了狭隘理智的信仰!

  (9)有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当看到云南某边远乡村没有小学,那里的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时,他毅然离开了繁华的首都北京,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10)契诃夫说过:“我觉得人都应有信仰,或者都应当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就空洞了。”信仰会使人心胸坦荡,信仰会使人生更有意义,信仰会使世界充满爱的温暖。因此,我们需要信仰。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2:选文第(9)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证的?(3分)

小题3:人有了信仰就会超越狭隘的理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

小题4:选文中引用了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之一。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写出名言。(任选三题回答,多答者按所答题的前三题计分)(3分)

(1)范晔在《后汉书》中关于“志向”方面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 * * 关于“虚心与骄傲”方面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劝导人们在读书时要有㈠怀疑精神”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

(4)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中关于“想象”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信仰在人战胜人生困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50字左右)(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7/9df4f5a061f78f8db87c82612381fd8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回南天”主要是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所致,我们称这种气流为夏季风. (2)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所以反映我国季风气候的降水特征的是B.(3)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是大...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田字格内。

       同自己谈话,既是一种能力和智huì,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由于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的浮zào和轻狂,我们卑怯的从众和可耻的功利主义态度,我们不愿、不敢和不会同自己谈话。同自己谈话这种能力的普遍sàng失,正如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的久盛不shuāi,是我们的耻辱和悲哀,也是一个时代的耻辱和悲哀。(摘自伊甸《同自己谈话》)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