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去向,正确的是( ) A.推动了蒸腾作用的进行 B.为光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关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去向,正确的是(  )

A.推动了蒸腾作用的进行

B.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

C.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

D.促进了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答案: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主要用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另一部分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还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故选:C.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民营企业老总觉得,自己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成为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主要是因为自己多次承接了一些特别客户提出的许多同行厂家均不愿承接的业务。据事后分析,当初该企业承接的这些业务要么数量较少,要么价格太低,要么交货期或质量要求太高,先被同行中许多有实力与品牌影响的厂家认为无利可图而放弃,再由客户找上门来的。通过这一企业发展事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一个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要敢于做人家不敢做的事

B.选择好的业务切入点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

C.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抓住市场机遇是企业头等大事

D.积累能够满足客户各类要求的能力是企业成功关键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问,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