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安静地居于一隅 查一路 ①1975年某一天,作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安静地居于一隅

查一路

①1975年某一天,作家孙犁被安排出国访问。当时,这样的待遇让大部分作家很是羡慕。可是孙犁却没有去,他喜欢安静地居于一隅,不喜欢热闹。于是,找个理由把这活儿给辞了,这理由也忒牵强了点——他不会打领带。这一天,孙犁躲在家里干什么?他在日记里写道:“1975年11月16日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甚适。”甚适,意思是非常惬意,相当舒服。说白了,孙犁这一天在家里过得很爽。

②把喧嚣的世界关在窗外,安静地居于一隅,安坐在冬日的阳光下,这是孙犁美好生活的全部。光明在案,裁纸装书,闲适而自在。“甚适”之感——是对宁静的心,最高的奖赏。

③相反,混迹于嘈杂的闹市,挣扎在喧哗的名利场,会得到什么?不过名利富贵罢了。这就一定好么?叔本华说,人们追求名利富贵,犹如渴饮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欲望,在满足中被不断放大,一直向人性贪婪处无尽延伸。于是,焦虑填满了每时每刻的心。

④大哲学家康德,一生远离闹市,终生在自己偏僻的故乡度过。为了安静地思考,他甚至远离婚姻,终身不娶;安静地固守在自己出生的小镇,他甚至没有远行,最远的一次旅行是离家不到六十英里的阿恩斯多小镇。

⑤我想,康德的心应该是自在快乐的。在安静的一隅,康德的哲学之树结出累累硕果,生活的习惯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每天同一时间,沿着一条偏僻的小道散步,静静地思考,守时之精准,邻居们每天利用这一时间对表。“康德小道”是一条安静的小道。唯其安静,才成全了康德的思考。

⑥康德,安静下来了,故而心远地自偏,万物不能动其心。而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一般人的内心,被喧闹的世界吵得六神无主,手足失措。

⑦安静的时间,属于我们越来越少。现代人的耳膜,随时都在恭候手机和门铃的声音。人声鼎沸、车马喧哗,时时刻刻在轰炸人的听觉,这还是表层意义上的。严重的是人的内心,有多少人还甘于宁静?你看满大街匆忙的脚步,焦灼的眼神和急于表达的口舌,那便是表征。过度的虚荣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万人礼堂庸僧谈禅,在电视上搔首弄姿,在人多的场合出尽风头,自己的心有多累,旁观者的心却生出鄙薄,真是得不偿失。

⑧安静地居于一隅,让疲惫的心得到休整,在安静中产生轻松,轻松中生出灵感,进而有所创造,亦不乏收获。安静地居于一隅,未必需要去偏远的地方,只需要在自己的心灵和外界的热闹之间,修筑一条隔离带。

⑨残障的霍金,坐在自家的阳台,观察到了“黑洞”,洞悉了宇宙的秘密。其实,安静地居于一隅,世界将更为辽阔。

小题1:文章开头从孙犁拒绝出国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2分)

小题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具体分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

答案:

小题1:①引出论题:安静地居于一隅。②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2: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收获。(意对即可)

小题3:承接上文写康德安静下来后收获了累累硕果,引出下文写现代人在喧闹的世界中已无法保持内心的宁静。内容上运用对比论证,将康德安静下来了,万物不能动其心与一般人的内心被喧闹的世界吵得六神无主、手足失措对比,突出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小题1:

题目分析:议论文引用小故事的作用一般是,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论点,还能作为论据。要求学生识记。

小题2:

题目分析:仔细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作者一再强调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在安静中产生轻松,轻松中生出灵感,进而有所创造,亦不乏收获。意思对即可。

小题3:

题目分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上文写康德得到了宁静,为下文写出大多数人的不宁静做铺垫。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名著阅读。

  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火一般的激情。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作者是                    

(2)保尔创作的这本书是《暴风雨所诞生的》,他是在什么状态下进行创作的?他的创作经历让你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鉴定T细胞和亚群的酶免疫组化法中ABC法的原理是()

A.底物+酶标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化相应的CD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B.底物+酶标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化第二抗体+相应的CD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C.底物+酶标生物素-亲和素化第二抗体+相应的CD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D.底物+酶标第二抗体+相应的CD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E.底物+酶标CD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某产品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项目 计划 实际
材料消耗数量(公斤) 100 110
材料单价(元/公斤) 200 180
工资费用 800 800
单位生产所耗工时 50

  要求计算:
  (1) 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2) 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3) 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和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4)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5)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6)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和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