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小题1:Peter doesn’t like eating vegetables

题型:听力题

题目:

小题1:Peter doesn’t like eating vegetables, he has an _______( health) lifestyle.

小题2:In many _______ ( west) countries, people love Chinese food, too.

小题3:Mozart was a famous _____. (piano)

小题4:Several ______ (foreign) visited our school yesterday.

小题5: We are very ______ (excite) at the news.

答案:

小题1:unhealthy

小题2:western

小题3:pianist

小题4:foreigners

小题5:excited

小题1:根据句意:皮特不喜欢吃蔬菜,他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将health变成形容词的反义词unhealthy。

小题2:根据句意:在很多西方国家,人们也喜欢中国食物。将west变成形容词western.

小题3:根据句意:莫扎特是一个著名的钢琴家。把piano变成pianist。

小题4:根据句意:几个外国人参观了我们学校。因为是昨天,所以把visit变成过去时。

小题5:根据句意:听到新闻我们感到很兴奋。将excite改成形容词,因为这里表示感到兴奋,所以用excited。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或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人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的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温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  

B.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C.它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  

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2.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  

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  

C.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  

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C.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D.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