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X、Y、Z三种金属及化合物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2HCl═YCl2+H2↑Y+

题型:选择题

题目:

X、Y、Z三种金属及化合物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2HCl═YCl2+H2↑Y+ZCl2═Z+YCl2X+ZCl2═Z+XCl2,X与稀盐酸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X>Y>Z

C.Y>X>Z

D.Y>Z>X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6/c7804c72754bf027cb728e76b69c738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会出现的情况是:两正,两反,一正一反,一反一正四种情况,则两正与两反的可能性都是:1÷4=14;一正一反的可能性是:2÷4=12;则两面一样的可能性是:2÷4=12;所以:若两面一样和两面不一样的可能性相等,即若...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在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险阻迭起,前路漫漫?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看法,立论各不相同,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基本观点。 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延误主要是由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摘编自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评论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原因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7岁。退休职员。因“多饮、多尿7年,乏力半年”入院。患者7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3.5mmol/L,诊断为糖尿病,给予格列齐特8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10mmol/L左右。近3年来因血糖控制欠佳改用胰岛素治疗,现采用诺和灵30R早20U晚18U,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4mmol/L左右。近半年来渐出现乏力,易疲劳,视物模糊,偶有双下肢水肿。此次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入院。体检:T、P、R均正常,BMI25.4kg/m2,BP135/90mmHg,一般情况可,心肺听诊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需要考虑可能的诊断是()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特殊类型糖尿病

D.糖尿病肾病

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F.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