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软体动物的硬建筑物 ⑴“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笔蜗牛戴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软体动物的硬建筑物

  ⑴“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笔蜗牛戴屋行”。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对软体动物小蜗牛生活习性的真实写照。说起来也奇怪,除蜗牛外,自然界许多软体动物,如蚌、鲍鱼、海螺等等,都有自己构造的硬建筑物。随身背负着如此坚硬的居室行动,不仅休息、躲避敌害方便,而且又给现代高新材料的研究以启迪与借鉴。

  ⑵现代科学家对软体动物的硬建筑——居室之所以赞叹不己,是因为蜗牛、鲍鱼等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用自然界最普通的石灰质原料,也就是碳酸钙,并遵循最经济节约高效的原则,设计砌造出坚硬实用、五彩缤纷、千资百态的贝壳式建筑物。有圆形的、锥形的、球形的、塔形的、烟斗形的等等。

  ⑶古人有“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我们用这句话形容软体动物的硬建筑与原材料碳酸钙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了。仅硬度而言,像鲍鱼、海螺外壳就超出其原料10倍以上。即便在崇尚科学技术的今天,人们要造出贝壳这样优异的复合材料,仍然需要把大量能量消耗在原料混合、成型和烘焙过程上,而且在韧性上还大打折扣。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仿生学家不得不在显微镜下,切开鲍鱼的外壳仔细观察,结果令人鼓舞。鲍鱼居室的建筑法和我们祖先砌墙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鲍鱼用一层层厚度约0.2毫米的碳酸钙“砖块”,在自身分泌的有机糖蛋白胶粘合下构造而成。当科学家提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后,效果更精彩。原来在0.2毫米厚的碳酸钙砖块内,还有层层叠叠、厚度约0.0005毫米的更薄、更小的砖层结构。和我们祖先的砌墙法一样,这里的小砖块也是相互交错开的,即每一小块碳酸钙砖,都粘贴在另外两块首尾相连的砖块上面。这种结构是鲍鱼等软体动物能造出硬建筑物的技术保证,谁说不是呢?

  ⑷大家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人类登上了月球,使我们旅居月球的梦幻能成真。在未来的月球建筑中,就有一种蜗牛居室蓝图,那是软体动物给我们的启迪,因为优美的螺旋线还恰到好处地起着加固其建筑的作用,使其牢固、耐冲击。而没有大气庇护的月球正需要这样的建筑物。

  ⑸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软体动物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变简单为神奇的最优方法。这也是今天的科学家仍然对它们感兴趣的原因所在。

1、软体动物建筑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科学家对软体动物的硬建筑——居室之所以赞叹不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⑶自然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⑶自然段加粗的成语“异曲同工”中,“异曲”指的是_________,“同工”指的是__________

5、建筑仿生学是饶有趣味的仿生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中央电视台“第1时间”栏目设计了一个话题:我的科学狂想。有一观众来信说“我希望能设计一幢能旋转的高楼,让每个住在里面的人都能晒到阳光,能看到最好的风景。”你能根据建筑仿生学原理说说你的科学狂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6/a9519ec40fa9e46e5c7bdc8f4d041dc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固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hm2,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hm2,公建40hm2。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hm2,其中已建成三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已有一所中专学校。

依据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详见图4-1-17)。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规划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

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

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

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

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试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