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读下面气候、气象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上海气温降水资料表 月份1

题型:综合

题目:

读下面气候、气象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上海气温降水资料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
上海气温(℃)3.34.07.813.418.622.926.826.822.717.411.15.6
降水(㎜)5059849394180148145128725039
材料二: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气象资料图

根据材料一“上海气温降水资料表”提供的数据,在下图中用对应符号作图,完成上海6、7月份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分析材料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问题。

甲地的夏季气候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最大灾害是          。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3)根据材料三提供的气象资料图信息,完善“今天白天到夜间的天气预报”:今天白天晴,最高温度    ℃,下午有4级北风。今天夜间有    ,最低温度4℃。

答案:

(1)图:

 

干旱(缺水、少雨)  夏季高温(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少雨)       

14   雾

题目分析:

(1)将资料中7、8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将资料中7、8月的降水量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

(2)分析图可知,甲地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所以甲地的夏季气候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最大灾害是降水稀少,容易引发旱灾,乙地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3)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为雾的天气符号,故当地今天白天晴,最高温度14℃,下午有4级北风。今天夜间有雾,最低温度4℃.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8分)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但50年代我国建设工作遭到严重挫折 ……,“大跃进”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邓 * * 文选》

材料四、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回答,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1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的图片再现了三大改造的情景,请你说说这一事件完成的重要意义。(2分)

(3)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运动?(1分)

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迅猛增长。1978年后的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中共作出的什么重大决策?(1分) 1992年后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5)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1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