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使

题型:论述题

题目:

材料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中 * * * * 、国家 * * 、中央军委 * * 胡 * * 4月18日来到玉树地震灾区,视察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实地了解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指导解决影响救灾工作进展的瓶颈问题。胡 * * 表示,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有青海省委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地震灾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也一定能够把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得更加美好。

材料二: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灾难面前,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一些人触动我们内心的柔软。一个个生动的脸庞,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在我们眼前浮现:中学生卓玛尕措,义工黄福荣,最小志愿者才仁旦周,坚强的小男孩多吉……他们以及他们在这次灾难中表现出的大爱,和他们的名字一起,共同烙进了我们对这次地震的记忆。让我们铭记这些面对大灾而坚强不屈的容颜,铭记他们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感动,继续前行。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20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5/f5088b2969fbf6296e0b94da06fe436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补血药--何首乌的来源"。何首乌的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请指出本文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本文段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逆温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