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科学家在运用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其丰富的想象力,对客观世界敏锐的洞察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科学家在运用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其丰富的想象力,对客观世界敏锐的洞察,表现真理的方式和执着求索的热情,无不与艺术的形象思维相联。同样,艺术家在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之际,如果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先导,不借助逻辑思维,其艺术作品也难以显示崇高的精神境界与无穷的魅力。可见( )。

A.科学与艺术正趋同

B.科学与艺术需相互借鉴各自的思维方式

C.学物理、化学之前应先学习音乐、绘画等艺术科目

D.学习文学艺术之前,首先要进行严格的数学训练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5/2bac063d721c42e6c8ed81fe763804d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2、4、5;甲;氧气;下降(2)OK;AG题目分析:(1)图一中1是上表皮,3是下表皮你,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是叶肉,里面含有丰富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4是叶脉,里面有少量的叶绿体,能进行...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明公破案

雍正壬子六月,夜大雷雨。献县城西有村民为雷击,县令明公晟往验。饬①棺敛矣。越半月余,忽拘一人讯之曰:“尔买火药何为?”曰:“以取鸟。”诘曰:“以铳②击雀,少不过数钱,多至两许,足一日用矣;尔买二三十斤,何也?”曰:“备多日之用。”又诘曰:“尔买药未满一月,计所用不过一二斤,其余今贮何处?”其人词穷,刑鞫③之,果得因 * * 谋杀状,与妇并伏法。

或问:“何以知为此人?”曰:“火药非数十斤不能为伪雷,合药必以硫黄。今方盛夏,非年节放爆竹时,买硫黄者可数。吾阴使人至市,察买硫黄者谁多,皆曰某匠。又阴察某匠卖药于何人,皆曰某人,是以知之。”又问:“何以知雷为伪作?”曰:“雷击自上而下,不裂地,其或毁屋,亦自上而下。今苫草屋梁皆飞起,土炕之面亦揭起,知火从下起矣。又此地去城五六里,雷电相同,是夜雷电虽迅烈,然皆盘招云中,无下击之状,是以知之。尔时其妇先归宁,难以研问,故必先得斯人,而后妇可鞫。”此令可谓明察矣

注:①饬(chì):通“敕”,命令。②铳(chòng):旧时打鸟用的火枪。③鞫(jū):审问犯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使人至市阴:暗中

B.所用不过一二斤计:估计

C.“雷击自上而下,不地裂:使……开裂

D.又此地城五六里去:到、往小题2:(3分)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明公晟“明察”的一组是(   )

①与妇并伏法 ②忽拘一人讯之 ③阴使人至市,察买硫黃者谁多 ④又阴察某匠卖药何人 ⑤其妇先归宁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④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献县城西有一个村民被雷击死,县令明晟前往验尸,发现有疑点,先将死者用棺材装敛,然后明查暗访,抓到一个疑犯审讯。

B.经过一连三次讯问,疑犯终于无言以对交代实情,因为 * * 淫而与死者之妇合谋用炸药炸死其夫,终于将 * * 夫淫妇二人一同处以死刑。

C.明晟依据案发现场的勘察,判断死者并非被雷击死,可能是为火药炸死,终于通过暗访查到到市场买硫黃配制炸药的这个疑犯。

D.这个案件破得精彩,令人叫绝,不仅是因为县令明晟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还因为他具有雷电和制造炸药的知识。小题4:翻译下列文中划线句子(10分)

(1)“尔买火药何为?”曰:“以取鸟。”(4分)

(2)何以知雷为伪作? (3分)

(3)此令可谓明察矣。(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