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背景资料: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背景资料:

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0,右线起止桩号为YK3+615~YK4+670,进出口段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互层,Ⅱ、Ⅲ级围岩。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单位要求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喷锚支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量测,并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支护。下图为施工监控量测得出的位移时间曲线示意图。当位移一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施工单位项目部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招聘了8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经项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施工过程中,要求电钻工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为110~220V。

1.按长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

2.背景中提到了Ⅱ、Ⅲ、Ⅳ级围岩,简要说明对围岩分级的目的。

3.施工单位对隧道的施工要求体现了新奥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4.指出在图形中,应在OA、AB、BC哪一段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其目的是什么?

5.指出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4/1479c9654fcdd2a878d3b19ad86c4f0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图甲是我国沿海某省风能区划图,Ⅰ、Ⅱ、Ⅲ、Ⅳ分别表示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风能可利用区和风能贫乏区,图乙是A地全年各级风频和风频能量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风能贫乏区出现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的“孤岛”,其影响的因素是(  )

A.技术

B.植被

C.地形

D.湖泊小题2:关于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频和风频能量呈正相关

B.风频和风速呈正相关

C.风频能量和风速呈正相关

D.风速为10 m/s 时虽然风频最大,但是风速小,所以风频能量并没有达到最大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