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社科文阅读(12分,每题4分) “三手烟” 揭秘 ①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三手烟的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社科文阅读(12分,每题4分)

“三手烟” 揭秘

①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三手烟的说法,但很可能已经闻到了它。

②《纽约时报》中提到,这不可见但却有毒的气体颗粒混合在了吸烟者的头发、衣服、坐垫和沙发上,逗留的时间比二手烟还要持久。最近关于它的研究和报道都有上升趋势,其实早在1953年就有报道称,将香烟的凝聚物涂覆在老鼠身上会引起癌症,继而就有人提出烟的毒素有可能会在吸烟者离开后还停留在房间内。1991年有人在吸烟者家中的灰尘中提取出了尼古丁,因为过去3个月内有人吸过烟。2008年类似的调查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车上展开。2010年一项研究则指出,吸烟者的房子,即使空置两个月或搬入新主人,三手烟遗留的问题也还是明显。

③根据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处的界定,烟草烟雾中有250种有毒的气体、化学物质和金属,其中11种化合物被划分在一类致癌物中,属于最危险的物质。医学专家认为,这些“隐形杀手”很容易滞留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吸烟者的头发和皮肤上,此时如果别人进入室内或室内有其他人,就等于在吸“三手烟”。致癌物质会在肺部循环逗留,人一旦过度疲劳以及营养不良或者机体免疫力迅速下降时,就会对肺部造成损害,这可能也是有些从不吸烟的人也会患上肺癌的原因之一。专家介绍,“三手烟”对孩子的危害最大。

④事实上,三手烟主要会通过三种渠道造成污染:在物体表面或灰尘中形成残留物,吸附后又被重新释放回空气,和氧化物或环境中的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科学家罗莱曼等人还发现,另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会和三手烟残留物结合,产生粒径小于100纳米的超细颗粒,这种尺寸对包括骨髓、淋巴结、脾脏、心脏和中心神经系统在内的一些组织结构都能造成威胁。

⑤霍建民教授表示:消除香烟危害的最好方法的就是禁烟。但是目前看来,全面禁烟还不太可能。由于“三手烟”沉积在室内家具、墙壁的表面,不易散去,即便散去也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应该尽量减少在吸烟场所里逗留,尤其是少年儿童、婴幼儿以及体弱多病者等特殊人群,尽量不在有“三手烟” 且封闭的室内长时间逗留,特别是吸烟者居住和工作的房间。

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增多和公众意识的提高,现如今美国的租赁和购买行业也受到了三手烟的影响,一般来说,前主人是吸烟者的房子和汽车在被选择率和价格上都会因此而下降。     ( 选自《环境健康展望》 编译 锡兵 有改动)

小题1:文章揭穿了“三手烟”的哪些秘密?(4分)

                                                                 

小题2:结合文意,请说说什么是“三手烟”?(4分)

                                                                 

小题3: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子中的“这些‘隐形杀手’”指什么?作者这样称呼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3/ede4227d3b6b46454f2e8497477fec8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铅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是:4:5;比值是:4:5=45;故答案为:4:5,45.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某国有大型企业职工张某每月工资5000元,奖金1000元,投入10000元作为企业的股份,每年可得股息2400元。同时,张某以技术入股,每年可得红利12000元,张某每月出租房屋可得租金600元。

材料二:我国居民收入存在着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5(0.4为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拥有数十万到数百万员工的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如材料一所说的张某),而全国事业、企业等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

(1)张某每月的按劳分配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各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马说》,完成下面题目。(共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    ②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③执而临之(           )          ④求其能千里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小题3: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2分)

小题4:文中的“伯乐”比喻                            ,“千里马”比喻    

                 ,“食马者”比喻                              。(3分)

小题5: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渴望?(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