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示意图。 (1)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能导电的是__

题型:填空题

题目:

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示意图。

(1)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燃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 __________。

(2)上图中④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3/d04faf2448df317dc65b0a5b81a4de6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历经思想观念——制度——器物的原发创新历程。

——百度网

材料二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近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3分)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方相比,中国走这种近代化发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