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环保“新兵”——玉米 ①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环保“新兵”——玉米

①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杰出的发明也暴露出“杰出”的缺点:第一,制造塑料,要用去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第二,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大量塑料垃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第三,就算千百年后塑料降解了,也污染了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

②谁来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呢?经过不懈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很好的“替身”——玉米。

③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出乳酸,再经过特殊的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它可以替代化工塑料,因此,被称为“玉米塑料”。

④它能做瓶子、盒等日用品,还可以制造矿泉水瓶子!

⑤英国的一家公司刚刚进行了一场“瓶子革命”。他们用“玉米塑料”制造的矿泉水瓶,通体透明,和化工塑料制成的瓶子一模一样。而且,短短3到9个月,便能完全降解,降解后还能充当肥料。一举多得,难怪有人说这是瓶子的“革命”! 

⑥“玉米塑料”的本领还有好多哩!

⑦日本的几家电器厂商,就用“玉米塑料”制成了DVD光盘。这种光盘价格贵了些,但非常环保。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光盘也成了一大“公害”。“玉米光盘”却不一样,埋进土里,一年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环保。

⑧手机,居然也可用玉米制造!国外推出的“玉米手机”,除了电子器件,其他材料都是“玉米塑料”。只需把机芯等少数零部件拆下,报废的手机就可以往花坛中一埋,没多久,花花草草更鲜艳亮丽了。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你说妙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全球手机使用量已超过15亿部,报废的更多,“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条不错的“后路”,真是妙呀!

⑨美国的一家公司别出心裁,推出了玉米袜子。

⑩现在,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生物降解。研究人员从玉米身上提取纤维,织成袜子,既时髦又环保,外观漂亮,穿着舒适,透气性、牢固度和普通袜子一样好。谁会想到玉米竟然还能穿在脚上哟!

⑪玉米,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作成农用薄膜,为瓜果蔬菜出力,薄膜老化了,又可作肥料,功劳真不小呀!玉米还能制成各种器具,连狗狗爱啃的“狗咬骨”都用上了它,味道挺不错哩!许多玩具也让“玉米塑料”出场。宝宝们玩得更安全,大人更放心。

⑫骨折是很痛苦的。有时要开刀用钢钉固定,等骨头长好了,再开刀取出钢钉。要是用“玉米骨钉”,就不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了。开一次刀植入骨钉,断骨长好后,“玉米骨钉”也会慢慢降解,消失在体内,多棒啊!

⑬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它又变成瓶子、盒子和袜子,多神奇的科技啊!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12年第7期)

小题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普通塑料的缺点谈起?(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与普通塑料相比,“玉米塑料”有哪些优越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⑩段加点的“几乎”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的“杰出”一词加引号,表示在此处有特殊含义,意为“突出”“严重”,这样表达有幽默感。

B.玉米不能直接替代化工塑料,必须借助现代科技,利用玉米生产出聚乳酸,然后才可以替代。

C.文章第⑦段主要采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玉米塑料”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的特点,使说明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

D.本文从“玉米塑料”的由来谈到“玉米塑料”的特点和用途,遵循了逻辑顺序。

答案:

小题1:为下文写“玉米塑料”的优越性作铺垫

小题2:无需耗费宝贵的石油资源(1分),降解快(1分),无污染(或:无毒无害、环保)(1分)

小题3: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玉米塑料”制成的手机不但无污染还能给花草增加养分的特点(1分)。

小题4: “几乎”表示范围的限定(1分),说明大部分袜子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但也有少数袜子是其他材料制成(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小题5:C

小题1:题目分析:读文章的第一自然可知,它介绍了“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塑料的缺点。而下文则介绍了对此进行弥补的替代产品——玉米塑料,因此,本段对下文内容起到了引起的作用,它为下文介绍玉米塑料的优越性做了铺垫。

点评:说明文开头部分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也有的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要根据具体的文章而定。

小题2:题目分析:根据第一自然段对于“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塑料”的缺点的介绍,结合下文内容可知,“玉米塑料”具有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的所有优越性,根据为三点即:无需耗费宝贵的石油资源、降解快、无污染。

点评: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理解选文内容,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然后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3:题目分析:“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很明显,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用“玉米塑料”制成的手机比作“补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玉米塑料”制成的手机既无污染,又可以给花草增加养分的特点。

点评:首先要知道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及其特征、作用。打比方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比喻的修辞,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议论文中叫做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小题4:题目分析:首先回答不能删去。回答理由时,要把原句与去掉“几乎”之后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理由自然就显现了。通过比较可知,“几乎”表明大部分袜子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但不是全部(1分),去掉与实际不符。“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点评: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

回答这类题目,一般采用三步法,即首先回答不能,然后指出该词在原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接着说去掉会变成什么情况,如与实际不符或说法过于绝对等,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小题5:题目分析:“‘玉米塑料’价格低廉”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指出“玉米塑料”“价格贵了些,但非常环保”,因此通过举例子、作比较,主要是为了说明“玉米塑料”的环保、易于降解的特点。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说明文知识去衡量。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