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单词拼写(5’) 小题1:When I came in , he was ___

题型:听力题

题目:

单词拼写(5’)

小题1:When I came in , he was ___________ (争吵) with his parents.

小题2:It is very ___________(幸运) for me that I catch the last bus.

小题3:However, his parents didn’t agree with his ___________(决定).

小题4:Can you tell me the _____(true) about the event.

小题5:It snowed ______ (heavy) yesterday so that we couldn’t go to school.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13/701670153dd52254e095b9506cd4118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BC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劳动力要素的可流动性是实现社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尽管农村劳动力个体通过不同的非农化路径走出了农业环境,但传统的地缘、亲缘、血缘关系的纽带仍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大量的由农民工结成的“同乡会”“老乡会”,扎根于各地城市,其中一部分已逐渐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自发的非正式组织的性质,发挥着“制度外”的某些重要功效,因此被泛称为“地缘 * * 组织”。

“地缘 * * 组织”是对体制改革、结构变迁条件下的经济社会的功能性适应。有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在流动方向的选择、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方面受自身以及社会资本的限制,很难在城市中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到市民的关系网络中去,很难在城市中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也就难于利用社会资本来寻求更好的机会。于是,只能转向因同乡关系、亲缘关系等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因此,“地缘 * * 组织”成为其成员寻求发展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其成员权益缺失时的主要依赖对象,前者如就业、教育、医疗等,后者突出表现为在劳动关系、劳资关系中的权益损害和权利侵害。

在地缘、亲缘、血缘的纽带作用下,“地缘 * * 组织”成员靠传统的互帮互信维系,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自发”的秩序。他们在“能人”的领导下,通过集体寻找优势资源、集体诉讼、集体 * * 等集体行动,能够大大提高成功的机率,减少风险。其成效,有时表现为一般的交流、沟通、济危解困、内部矛盾分歧的调节等,更强势的体现是在外部化的 * * 等行动方面,即在外部谈判、调解、诉讼等活动中,提高了 * * 的力量,也降低了福利损失,在客观上减少了个体采取极端手段或默认不语现象的发生,化解了某些不必要的代价。在市场经济的一些基础性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工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地缘 * * 组织”有其突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然,由于参与成员流动性强、整体素质不高,加之结构松散、功能单一,“地缘 * * 组织”对内往往受“能人”个人因素的影响,对外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容易做出过激行为;一些地缘 * * 组织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时容易把内部的情感认同演变成对外的集体性对抗。而纳入到政府、企业外的社会组织系统之内加以合理的引导和规范的工作还未能最后完成,这也成为这样一种民间的非正式组织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小题1:下列理解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村劳动力在纳入城市关系网络、运用城市社会资本上都处在劣势,有时会对地缘 * * 组织有一定依赖。

B.地缘 * * 组织的集体行动,可以在寻求发展资源、减少权益损害、减少权利侵害等等方面为其成员服务。

C.在互帮互信中建立的“自发”秩序,有利于维护地缘 * * 组织的性能,为成员提供代价较小的 * * 帮助。

D.由于地缘 * * 组织靠地缘、亲缘、血缘来维系,决定了其成员的对内对外行动都以情感认同为最终目标。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缘 * * 组织在城市中的突出影响,使得那些仍然处在农村环境中的新生劳动力不得不选择流向城市。

B.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是否能够争取到公共资源或合法权益,就要看他是否有地缘 * * 组织背景。

C.在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地缘 * * 组织弥补了现阶段中基础性制度建设的一些缺憾和不足之处。

D.地缘 * * 组织的构成特点及其具体的行动要求,是其仍然不能为社会组织系统加以引导和规范的原因。小题3: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地缘 * * 组织”的一般特点。(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